引起尿道炎的淋球菌
时间:2019-01-16T17:05:14 | 来源:太原中山生殖健康医院
作为一种尿道炎,淋病并不是罕见。作为淋球菌引起的尿道炎,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尿道问题。
淋病是淋病奈瑟菌(简称淋球菌)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,以排出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特征。淋病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染,好发于青壮年,为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。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,离开人体不易生存,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。淋病多发生于性活跃的青年男女。初发者常好发于尿道、即淋病性尿道炎。病情进一步扩散时,还可损害生殖系统和全身其他器官,可引起泌尿生殖器的慢性炎症,而导致不育或不孕。
淋病的病原体即淋病奈瑟菌,1879年由Neisseria首次分离出。属奈瑟球菌科,奈瑟球菌属。淋球菌是双球菌,呈肾形,两个凹面相对,大小一致,长约0.7微米,宽0.5微米。它是嗜二氧化碳的需氧菌,革兰染色阴性,最适宜在潮湿、温度为35-36℃、含5%二氧化碳的环境中适宜生长。常存在多形核白细胞内,椭圆或球形,常成双排列,无鞭毛、无荚膜、不形成芽胞,对外界理化条件的抵抗力差,最怕干燥,在干燥环境中1~2小时即可死亡,附着于内衣裤能存活10—24小时。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都易致死。对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也很弱,在常用消毒剂或肥皂液中数分钟就能使其灭活。
近年来世界淋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。我国自1975年以后,淋病又死灰复然,病人逐年呈直线增多,是性病主要发病病种。近几年随着梅毒病例的大幅上升,淋病病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。但淋病仍为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,也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中规定的需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。
上一篇: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筛查方法
下一篇:淋菌性尿道炎的“四面出击”